IBM×森。木管三重奏
「ㄅㄨ-ㄅㄨ-ㄅㄨ」什麼樂器可以當丑角?
由三位TC音樂家組成的「森。木管三重奏」上週在IBM Night演出時,TC低音管首席、也是國家交響樂團(NSO)低音管首席簡凱玉談笑風生介紹她「最喜歡的樂器,也是吃飯的傢伙」,「可以是音樂會的主角、配角,甚至丑角」的-低‧音‧管:
低音管又稱巴松管,來自其英文名字Bassoon;而意大利文Fagotto(「一綑木材」的意思)則源於它長長的形狀。像火箭又像煙囪,外型有140公分之高,難怪中國大陸稱它大管。「以前就這麼長? 錯!以前更長,三米長!」
這樣壯碩的樂器,為什麼會想學呢? 簡凱玉覺得女生選擇它「很酷」!它是很有個性的樂器,也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低音管地位有點像是弦樂的大提琴。它的音色在不同音域可以展現不同的色彩,中低音渾厚飽滿,高音域悠揚帶有一點滄桑。要奏出這樣的樂音,左手大拇指可是好忙呢-低音管演奏家 左手大拇指要管九個鍵,每天都在按摩大姆指!
「這是我們的命,它是有生命的。」講到簧片,簡凱玉當場和另二位音樂家謝宛臻及劉凱妮從樂器上取下簧片單吹,聽眾馬上辨識出雙簧管和低音管的高低音特質;而顧名思義只有一片簧片的單簧管,單吹簧片時因缺乏與空氣共振,發不出聲音來。簡凱玉也在裝回簧片時俏皮讓低音管變聲丑角ㄅㄨ-ㄅㄨ-ㄅㄨ。
意猶未盡……
低音管與雙簧管的古老祖先同為蕭姆管,隨著十字軍東征,樂器分別傳入了亞洲與歐洲。在亞洲變成後來的嗩吶,到了歐洲,高音的後來變成雙簧管、低音的變成低音管。
16世紀中,一位義大利神父將低音管改良成現在可拆解的形式,底部以U型管作為連接-即是 現在看到的低音管雛形。法王路易十四因為喜愛音樂,希望在宮廷也可以欣賞歌劇與樂團的室內演出,因此後來巴洛克時期的低音管也改良成適合在室內演奏,樂器外觀也常在底部以及最上方加上豪華的花樣裝飾。
20世紀初,由三種簧片木管樂器組成的木管三重奏成為室內樂的一種代表性組合。雙簧管、單簧管和低音管這三樂器,在音樂表現上達到絕佳的平衡、互補。